close

 

 


退休後,有錢才有尊嚴。」


這句話是一位老前輩退休三年後,語重心長的告訴我的話,他說話時感觸良多的神情讓我印象深刻。


對於想在退休時過著有尊嚴、而又具有自主性生活的上班族而言,?退休生活預做理財規劃是的確是一生中不可或缺,而且可能是最重要的財務計劃。


因為由於醫學的進步,人類的壽命已經有逐漸延長的跡象,依據內政部統計,一般人60歲以後平均餘命22年,而96年勞保被保險人請領老年給付平均年齡為57.76歲,也就是說根據統計,大多數人從退休後到走完人生旅程有2、30年時間,但是內政部的資料也指出平均每件老年給付金額僅107萬餘元,這個數字如何保障退休後2、30年的生活所需?因此退休前做好理財規劃確實重要。



更進一步說,一般人退休後的生命時間長度幾乎等於其職場生涯長度,但是生命的前中場也就是約60 歲之前有謀生的能力,身體機能也維持顛峰;但是在退休之後,缺乏再工作的職位和工作帶進的現金流量,同時身體健康也開始走下坡,退休前後有明顯的不同,如果沒有妥善規劃,一個人可能辛苦工作30年後退休,卻發現悠閒的含飴弄孫、與老婆二度蜜月環遊世界都成為泡影,開始面對30年的痛苦;相反的,如果有事前的安排,退休後,就可以無憂的享受30 年的快樂人生,每年放心的去出國遊玩,也沒有後顧之憂,這就是事先規劃的重要。



退休前未做好理財規劃將面臨三大風險



退休後資金來源將面臨三大風險 : 1.長命風險 2. 投資風險 3. 通貨膨脹風險


首先,人人都希望長壽,統計也顯示人類的平均壽命是逐年增加,只是能活多久沒人清楚,風險就產生了。我曾遇到一位張小姐,想法很單純,她的退休理財規劃就是儲蓄目標1500萬,因為她準備60歲退休,以一個月花費5萬,平均餘命 85歲,1500萬正好夠花25年,中間滋生的利息還可以讓生活寬裕一點,連每年出國的計劃都排好了,所以講到退休就兩眼發光。我只問她 : 如果退休25年後你運氣很好,長壽到90歲,多出來的5年怎麼過?如果這25年中運氣不好遭小偷或生病開刀,1500萬縮水怎麼辦?她才開始重新再來思考進行更完整的理財規劃。


凡事不怕一萬,只怕萬一,特別是在年紀越來越大的時候,越不能承受風險,因為再回職場機會降低,健康狀況也開始下滑,必須要為自己打理的更周全。



再者,投資風險的不確定因素必須降低。我曾經在投資最前線的投信擔任基金經理人、政府四大基金代操經理人,最高管理過超過70億的資產。也在國內知名投資顧問公司擔任投資顧問與部門主管,接觸近千名客戶,發現不少有趣的現象。國人的理財觀念呈現兩極化,不少人將投資股市當作唯一理財管道(樂透不算的話),可能在電子股之外,增加金融股和傳統產業股,頂多加上股票型基金,就以為分散了風險,在本次金融風暴受傷慘重,不少人損失的財富可能超過一半;但是也有另一部分人只相信銀行定存,雖然並沒有在金融市場變動中受傷,但是也失去了獲得寶貴經驗和投資增值的機會,面臨著利率不斷下滑,甚至於「零利率時代」的來臨,不知該如何有效運用自己的資產。其實,適當的資產配置,然後隨著時間的演進,個人的投資屬性與風險承受程度來調整資產配置的比重,才是正確的理財之道。



通貨膨脹是一個重要的變數,2008年黃金出現1033美元/盎司,原油在第三季飆升到每桶147.27美元/桶,都是歷史天價,物價接連飆升拉警報,全球籠罩在通貨膨脹的陰影中,隨後因景氣走下坡,物價走高的壓力才減弱。


但是,在做退休理財規劃時,這種物價高漲購買力減弱的風險也必須評估,畢竟退休後的時期長達20-30年甚至於以上,什麼狀況都可能遇到,資產的投資報酬率至少要多過於通貨膨脹率,這個關鍵是定存族必須特別留意的。為了防範以上的三種風險,在做退休理財規劃時,不妨保持多一點彈性,不要把應該準備的資金算的剛剛好,多準備一點可以當財務緩衝金,如果有任何意外不至於立即衝擊到原有規劃。



有效利用投資工具非常重要



累積期 : 指退休前累積退休金額度的時期,建議大家好好利用累積期從事有效率的投資。任何形式的理財規劃都一樣,越早開始越好。可以透過「複利」的效果達成理財目標,因為複利效果受投資報酬率、投入金額、以及投資期間長短所影響,會出現利上滾利的效果。舉例來說本金一百萬,如果是單利,每年投資報酬率為10%,每年利息十萬元,十年後賺一百萬元獲利一倍;如果以複利計算,年息一樣10%,但是因為利上滾利的關係,十年後獲利將近160萬元,比單利多了近60%的獲利 !也就是說,採取複利的方式投資,其本利和將是每期報酬率加上本金後不斷相乘的結果,期數愈多(愈早開始),當然獲利就愈大。譬如您現在40歲,想在60歲退休時存一千萬,以10%的年投資報酬率計算每個月需要儲蓄13,060元;但是如果提早規劃,30歲就開始準備,以同樣每年10%投資報酬率計算,每個月只要存4,387元就可以達成夢想,所以,真的越早開始越好 !



以所得替代率找出自己的期望生活費用與退休收入



以上所提及的觀念主要與投資報酬率、通貨膨脹率、退休期間有關,另外必須留意自己的期望生活費用與退休收入,期望生活費用與退休收入常用一個專有名詞討論 :
所得替代率 = 退休後所能得到的資金/退休前的平均薪資



究竟需要多少錢來過退休之後的生活,「所得替代率」是一項參考指標。所得替代率可以衡量退休後是否能過與退休前的相同生活水準,常由可以以自己的家庭結構或經濟狀況來決定。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定義,一個人退休後每月至少需有相等於其最後薪資的40%收入,才能安渡晚年,每月開支則應以退休前5年的開銷為標準。



上班族退休金有三大來源



1.政府所提供的養老福利給付、2.企業雇主所提供的企業退休金給付、3.個人在退休前所累積的儲蓄所得。


其中,前兩項就是指勞保年金給付和勞退年金給付,對於台灣電力公司這樣的國營事業來說,這兩個數字幾乎不會產生變數,而且有明確的給付數目和時間,因此風險較低。變數最大的是第三項個人在退休前所累積的儲蓄所得,特別是這波自2007年開始蔓延到全世界的金融海嘯,股市、匯市、債市、商品原物料價格大幅波動,許多同仁的財富可能都受到影響,是未來必須特別留意的部份,因為這一項(個人在退休前所累積的儲蓄所得)數字上下變動幅度較大,如果沒有妥善處理,可能會侵蝕到未來的退休生活品質



退休所需的理財規劃主要經過3個步驟 :
1.蒐集財務現況
2.規劃未來目標
3.執行、檢討、修正、再執行



首先在蒐集財務現況資料的部份,要徹底了解自己的財務相關內容,例如建立家庭的「資產負債表」、「損益表」、「現金流量表」。筆者曾有客戶王叔叔是公務人員,雖然只是領薪水的上班族,但是夫妻倆人加上一個女兒小康家庭到也其樂融融,只是看到媒體充斥不景氣,又看到股市猛跌投資縮水,也不禁煩惱起自己的未來。結果在完成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後,才發現其實自己距離快樂退休族不遠,整個人都輕鬆起來。因為他的房屋貸款剩下不到100萬,只要月繳1萬退休前可以輕鬆償還;而乖巧的女兒說會先工作自己儲備出國留學費用,頂多就請老爸贊助一年的學費即可,其他會自己搞定;夫妻倆人雖然有四張保單,但再兩年也繳清了;王先生剛升單位主管,而且距離退休還有10年,王媽媽工作也穩定,正是很好的累積財富時機。接著,了解自己的退休後生活想要什麼樣的標準,才能規劃未來理財的目標,例如退休前每個月花費5萬元,退休後扣掉交通費、人際關係花費減少,那麼每個月4萬元夠不夠原先理想中的生活,這些必須事先列入考量,別忘了加上年輕時不是很注意的健康醫療準備;最後,將手邊的資訊綜合後將以解析,就能得出自己距離想要的退休生活還有多少資金差距,然後現在開始應該如何的儲蓄和資產配置,都是退休前必須完成的功課,當然重要的是,要切實執行,針對結果是否相符檢討,再修正再執行,確保退休生活無疑慮。



規畫時保留彈性有必要


有了充分的資訊和明確的目標,就可以針對自己做退休金不足度分析,徹底了解自己退休財務需求,然後擬定儲蓄計畫,當然最重要的是確實的執行,就可以達成快樂退休的生活目標。最後再提醒各位讀者,?實的投資做好資產配置是最穩當的方式,太美好的投資標的有時反而是風險,例如美國前那斯達克董事長馬多夫涉及的史上最大宗投資詐騙案,他利用假造的投資績效吸金達500億美元(新台幣1兆5千億元),受害者名單包括匯豐控股、日本野村證券、瑞士銀行(UBS)、英國皇家蘇格蘭銀行、曼氏集團(全球最大上市避險基金)等都可能蒙受損失。另外,健康護理需求(如長期看護) 、人際關係花費(如紅白帖)是做退休理財規劃時常會遺漏的兩個區塊,因此在計算時雖然無需太過保守,但保持適度的彈性是有必要的。



(本文刊載於98年1月台電公司同心園地雙月刊)


作者:林成蔭 為資深證券分析師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643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