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蘇育生
在復健科門診中,疼痛病人最多,最常見的疼痛原因是受傷,診療時,必須先察看患者有無骨頭斷裂、關節脫位、肌肉韌帶損傷、神經受損?甚至內部臟器有沒有出血?
如果沒有上述嚴重傷害,可依一般疼痛治療原則處理:急性期先冰敷一到兩天,之後服用止痛藥,或用痠痛軟膏、貼布,或接受復健科的儀器治療,以消炎止痛。若腫脹、瘀青持續一週以上,且有硬塊發生,就需要懷疑可能是蜂窩性組織炎,需用抗生素輔助治療,以免造成軟組織纖維化、疼痛等後遺症。
韌帶部分斷裂 至少休息3週
一般外傷的痠痛多半一到兩個禮拜就會痊癒,若是肌肉、韌帶部分斷裂,至少須休息3週以上,直到完全不痛;如果是肌肉、韌帶全斷或骨折,則須開刀治療。
長期過度使用或姿勢不良,也是常見的疼痛病因,最常發生的部位有:
●肩頸痠痛:病人會覺得肩頸僵硬,脖子怎麼擺都不舒服,甚至引發頭痛,治療除了用藥物、復健儀器使肌肉放鬆外,還須配合適當運動、改變生活習慣、放鬆心情等,才能根治,否則易反覆發作。
●下背痛:主要在腰椎附近的肌肉、韌帶,以及更下方的骨盆薦椎關節處,治療原則同上。
●上肢疼痛:最常見的是使用電腦造成的手肘疼痛(網球肘、高爾夫球肘)、手指頭發麻(腕隧道症候群)。
●肩膀疼痛:多半是重複舉高或過度上舉造成的旋轉肌腱發炎,以致病人扣內衣、雙手高舉時就會疼痛,治療除了吃藥、復健,還須多休息,但有些病人誤以為是五十肩,反而過度活動關節,造成肌腱斷裂,結果痛得更久。
●退休族及老人家的扳機指(常因種花種菜、過度勞動而引起)、媽媽手(因長期使用大拇指抱小孩、抓握東西,造成手腕附近的肌腱發炎)。除了吃藥、復健、固定外,有時需打針才能解除疼痛。
此外,關節退化造成的慢性疼痛,也很常見,病人的行動能力常因此受損,治療原則須先作X光檢查,了解退化程度、有無壓迫神經,若是壓迫到脊椎神經,輕者可以用牽引、藥物治療,效果不佳者就要考慮開刀治療。
至於一般關節退化的疼痛治療,主要應避免過量運動,注意姿勢,以及使用葡萄醣胺、玻尿酸等關節內注射。
心理造成疼痛 須服精神藥物
有些疼痛則是精神、心理問題所造成,以致對疼痛耐受力減低,或是產後憂鬱造成不明原因的身體痠痛,此時除了治療痠痛,更需配合精神藥物的輔助。
少部分疼痛是內臟問題引起的轉移痛,或癌症造成的疼痛,這些疼痛的表現往往不很典型,容易在半夜痛得厲害,且不易治療,可能需要更精細的檢查(如癌症指標、核磁共振、斷層掃描等),找出原因,才能對症下藥。
(作者為永和耕莘醫院復健科醫師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