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報╱記者陳俐君採訪整理】


立秋:「穀類成熟,穀穗金黃如火,再則收成後田水乾了,土地綻開了裂縫如龜紋般。」所以,立秋之「秋」以篆文「」變形,左上「禾」,象徵穀熟,左下「火」,呼應金黃如火,右邊是「龜」,田土龜裂寓意其中。(彌雅)


大暑過後,秋季開始,「立秋」是秋天第一個節氣。古曆書:「斗指西南,維為立秋,陰意出地始殺萬物,按秋訓禾,穀熟也。」此時是稻作收穫、米穀滿倉的時節,也開始進入陽氣漸收、陰氣漸長的轉變階段。


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,代表立秋已到。農民曆上對於立秋的定義,一般多表示炎熱夏天接近尾聲,秋天即將到來。但對照每年立秋時節,約在國曆8月初,此時天氣還很炎熱,暑氣一時難消,還是可見秋老虎的餘威。


儘管秋陽肆虐,象徵「暑去涼來」的立秋時節,整體氣候型態,逐漸趨於涼爽。老一輩人常說,立秋後,每下一次雨,氣溫就會轉涼一次,俗諺說「一場秋雨一場寒」。傳統農業社會,立秋也是春夏交替的重要時刻,農民多會在立秋前後,趕緊完成插秧,以便冬季存糧。


大自然循序漸進,立秋是由熱轉涼,從陽盛轉為陰盛的關鍵時期,入夜之後,氣溫逐步轉低,若人們貪圖涼快,很容易此時傷風感冒。在立秋時節,若吃太多涼性瓜果,如冬瓜、苦瓜等,容易傷害脾胃陽氣,導致腹瀉,產生「秋瀉」。


秋風一起,不少人胃口大開,開始想多吃點營養食物,一方面補償夏天損失,另方面為冬季預作準備,但過度貪食,容易傷脾胃。此外,入秋後天氣轉為乾燥,人體容易受邪燥侵襲傷肺,產生秋燥症,出現口乾咽燥、眼澀、皮膚乾燥、咳嗽少痰等。


因應四季運轉,秋季除調養脾胃,更須重視養肺潤燥。秋天可多吃蓮藕、芝麻、枇杷、梨子等,滋陰潤燥;此時節飲食可把握「多酸」原則,食用酸梅、山楂等,達到收斂固澀效果。


進入氣候漸涼的立秋時節,生活作息最好「早臥早起,與雞具興」;早臥,在於順應秋冬陽氣收斂特性;早起則能促使肺氣舒展。立秋雖然偶有涼風,但暑熱未消,整體氣候變化劇烈,日常衣著最好掌握「洋蔥式穿衣法」,因應氣溫適時增減,以防受涼感冒。





八八立秋穀已熟


※24節氣運動操


1.雙腳張開與肩同寬,先呈半蹲狀,再緩緩站起;雙手掌心搭配朝上,逐步上推,延伸至頭頂。



2.雙手掌心向上延伸至最高點之後,再畫大圓而下。



要領:手掌向上伸展至高點時,腳尖可搭配微微踮起,協助延展身體。


動作功效:手臂上舉動作,可增強肩膀、手臂肌肉伸展;雙腳半蹲後站起,可訓練大腿肌肉群。


建議時間、次數:一日至少2次,依照個別體能,每次3至5分鐘。





秋意將至風滿樓


3.雙腳張開呈微蹲狀,雙手腕、手指放鬆,左右來回煽動。



4.雙手左右來回煽動時,身體隨之左右轉動。



要領:雙手與身體左右轉動時,可分段進行,由左或右「漸進」動作。


動作功效:可訓練手腕關節,但身體轉動時,膝蓋應微彎,幅度依個人能力而定。


建議時間、次數:一日至少2次,依照個別體能,每次3至5分鐘。




養生茶











茯苓膏


材料:茯苓30克、麵粉300克、清水適量。


做法:


1.把茯苓烘乾,打成粉,再與過篩後的麵粉混勻。


2.與茯苓、麵粉混勻後,加入發酵粉,再用清水揉合成麵團發酵。


3.將茯苓糕上籠,用大火蒸熟即成。


效用:茯苓味甘性平,利水滲濕、健脾補中氣、寧心安神,臨床可用於治療小便不利、水腫脹滿、驚悸失眠等,對降血糖、補氣、增強免疫力,也有不錯效果。


禁忌:體質陰虛且偏燥熱者慎服。


(記者陳俐君採訪整理)



【2011/08/05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


全文網址: 舒活24節氣/立秋 | 健康天地 | 健康醫藥 | 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HEALTH/HEA2/6508989.shtml#ixzz1UIOWL0T6
Power By udn.com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643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